□成都 徐瓊
  故事的前半段是溫情,後半段是苦澀:靠著蹬三輪掙錢糊口的綿陽人老馮,4年來,堅持每月資助數百元給一個貧困家庭的小女孩玲玲(化名)。今年4月,老馮去看望這個資助了4年卻從未謀面的娃娃後,卻停止了資助,原因是“娃娃太冷漠”。
  仗義每多屠狗輩,窮人的慷慨讓人動容。三輪車夫,吃體力飯,掙辛苦錢,常人眼中的弱勢者,卻有一顆助人為樂的心。也因此,老馮有理由對“會親”抱有期待,但這期待竟然落了空:小女孩不熱情,不願意叫聲“馮保保(乾爹)”;不親近,拒絕老馮叫自己的昵稱;不誠實,說是給老馮借漁竿去卻徹夜不歸。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,老馮受了打擊,不想再“愛”了。
  老馮的傷心不怪玲玲,病根在自己的感恩期待和道德潔癖。這是許多“一對一”捐助者都曾走過的彎路。老馮真正失望的是與“期待中的畫面完全不同”,期待的畫面是什麼樣子?小女孩感激的歡笑,親近的依偎,上進的承諾等等。事實上,長期從事公益的人士發現,受捐者並不願意與捐助者見面,更羞於當眾表演感恩———不是不願相見,相見不如感念;不是不願感念,而是反感“表演”。
  窮從來都不是一件光榮的事。一個脫難而出、走出困境的人,其實很忌諱他人反覆提及他過去的狼狽和虛弱。別忽略玲玲的年齡,她不是嗷嗷待哺的嬰兒,也不是懵懂無知的孩童,而是14歲的少女。這樣的年齡,開始懂得自尊,看重同齡人的眼光,開始變得叛逆,不願配合“演戲”。
  自尊是窮人最後的財富,脾氣也是。玲玲明顯是在躲避老馮,借漁竿是藉口,她表現得很任性,而且自我,但別忘了,她雖然是棄兒,窮人家收養的孩子,但仍然是奶奶爺爺的寵兒,也有她的小脾氣。一句話,她不想裝,裝著懂事,裝出感恩。
  資助他人者多是有愛的,但這樣的愛常常不審慎地附加著道德潔癖,比如,對受助者的道德要求,要求她感恩,要求她上進,要求她節約,玲玲用一個300塊錢的手機,老馮覺得“浪費”;老馮願意繼續捐助,但前提是玲玲要答應“長大了也要幫助貧困生”。就像很多大人對小孩子的“好”,本質上是要求對方以“乖”“聽話”為回報,現在的小孩都洞察這一套。
  所以玲玲避而不接老馮給的一百元錢。我們一直在討論,到底什麼才是做慈善的好方式。陳光標喜歡當眾發現金,之所以被人詬病,就在於百元大鈔或許能讓人眼前一亮,但也可以會讓人感到些許羞辱。直接給現金,好像給的人有快感,收的人有便利,但赤裸裸的“交易”感覺,連美國的流浪漢也有對陳光標說不。
  三輪車夫老馮的義舉,源於中國人最朴素的慈善觀,讓小女孩夠生活,有書讀。是啊,這不就夠了嗎,要她感恩,要她品學兼優,不是讓她在貧窮的壓力之下,再增一層精神負擔嗎?不奢望不強求,才是尊重受助者,也是對個人善念的有力維護。相關新聞見15版  (原標題:原諒窮孩子的脾氣是她唯一所有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e01cerlb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